|   |   
        
          | 定西市工商局2017年上半年全市市场环境分析报告 |  
          |  |  
          | 时间:2017-09-26 16:31    作者:工商局办公室 |  
          |  |  
          | 2017年上半年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全市工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会议、市委四届二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深入开展“改革创新深化提升年”活动,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,不断强化事中事后监管,着力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,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。 一、市场准入环境持续优化,市场的活力进一步增强
 (一)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持续推进。企业“五证合一、一照一码”和个体工商户“两证整合”登记制度改革顺利推进,换发“五证合一、一照一码”营业执照的企业、农民专业合作社17440户,占总数的72.3%,办理“两证整合”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8893户。制定了《市县(区)注册登记窗口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》,登记服务水平和效率有了明显提升。各类市场主体只要提交材料齐全、符合法定形式,在受理后5个工作日内办结,个体工商户一般在当天办结。按照《定西市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办法》,放宽企业住所登记,有效解决了市场主体创业遇到的场所困难。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的落实,市场准入门槛不断降低,市场准入便捷性进一步提高,营商环境不断改善,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不断激发,全市市场主体整体继续呈现快速发展态势。
 (二)全市市场经济主体平稳较快增长。2017年上半年,全市市场主体总数达到134580户,同比增长12.46%,注册资本(金)10064030.2万元,同比增长29.35%。非公经济主体132683户,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8.59%,同比增长12.65%。非公经济从业人员470802人,同比增长11.74%。注销7726户,同比增长30.44%;2017年上半年净增市场主体14911户,同比增长12.46%。
 
	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户数、注册资本(金)变化对比表 
	
		
			| 企业类型 | 2017年上半年 | 2016年上半年 | 同比增幅(%) |  
			| 总户数(户) | 注册资本(万元) | 从业人员(人) | 总户数(户) | 注册资本(万元) | 从业人员(人) | 总户数 | 注册资本 | 从业人员 |  
			| 合计 | 134580 | 10064030.2 | 470802 | 119669 | 7780327.44 | 421330 | 12.46 | 29.35 | 11.74 |  
			| 内资企业 | 1897 | 1608063.73 | / | 1886 | 1344392.93 | ∕ | 0.58 | 19.61 | ∕ |  
			| 私营企业 | 13121 | 5648082.32 | 133166 | 10233 | 4278383.45 | 112306 | 28.22 | 32.01 | 18.57 |  
			| 个体工商户 | 110467 | 1022232.61 | 255792 | 100109 | 748753.85 | 236014 | 10.35 | 36.52 | 8.38 |  
			| 农民专业合作社 | 9095 | 1785651.58 | 81844 | 7441 | 1408797.21 | 73010 | 22.23 | 26.75 | 12.10 |  (三)各县区非公经济发展总体平稳。2017年上半年,各县区市场主体净增数在7.44%至15.51%之间,安定区净增量最多,增幅为15.51%;渭源县净增长7.44%,增幅较低。
 
	2017年上半年各登记机关市场主体户数统计表 
	
		
			| 单位 | 内资企业户数 | 私营企业户数 | 个体工商户数 | 农专社   户数 | 2017年上半年    总数 | 2016年上半年     总数 | 同比增幅(%) |  |  
			|  |  
			| 安定区 | 234 | 4047 | 20068 | 1580 | 25929 | 22447 | 15.51 |  |  
			| 陇西县 | 291 | 3193 | 16279 | 1576 | 21339 | 18797 | 13.52 |  |  
			| 临洮县 | 433 | 1980 | 23878 | 1505 | 27796 | 24764 | 12.24 |  |  
			| 通渭县 | 178 | 1072 | 14462 | 1433 | 17145 | 15291 | 12.12 |  |  
			| 渭源县 | 146 | 878 | 11034 | 1357 | 13415 | 12486 | 7.44 |  |  
			| 岷县 | 258 | 1281 | 17179 | 1115 | 19833 | 17777 | 11.57 |  |  
			| 漳县 | 104 | 434 | 7567 | 529 | 8634 | 7576 | 13.97 |  |  
			| 市局 | 253 | 236 | / | / | 489 | 531 | -7.91 |  |  
			| 总计 | 1897 | 13121 | 110467 | 45782 | 134580 | 119669 | 12.46 |  |  (四)企业信息公示情况良好。2016年度全市企业年报公示率达到93.88%;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公示率88.17%;个体工商户年报公示率86.11%。与2015年度相比,个体工商户年报率由87.18%下降到86.11%,下降0.7个百分点;其他市场主体年报率均有所提高,企业年报率由91.95%提高到93.88%,增加1.93个百分点;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由85.38%提高到88.17%,提高2.79个百分点。
 (五)商标申请注册量较快增长,全市申请注册商标225件,实际注册商标167件,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3%、74%。
 二、不断强化事中事后监管,市场环境持续改善
 (一)市场监管机制不断完善。推行“一办法两机制”的总体监管思路,持续推进以“双公示”、“双告知一承诺”为抓手的信用监管、以“双随机一公开”为主要内容的抽查监管、以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的协同监管等常态监管措施的落实,事中事后监管不断加强。通过“双随机一公开”方式,全市共抽查录入市场主体1929户,正常经营户数有1601户,正常比例为83.2%。存在问题的市场主体户数为328户,其中通过登记的住所(经营场所)无法联系的254户,经营行为涉嫌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调查处理的13户,制发责令改正通知书61份。充分运用风险预判评估机制,经过分析评估研判,适时开展了农资市场定向抽查,制定了《定西市工商局2017年农资市场定向抽查工作实施方案》,对全市2370户农资经营户进行全面检查,共抽检农资样品214个,其中不合格42个,查办农资案件43件,案值43.8万元,罚没款17.6万元。全市工商部门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规案件266件,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1件,同比增长18% ;案值409.79万元,比上年同期减少578.68万元,同比下降59% ;罚没金额116.11万元,比上年同期减少66.07万元,同比下降36%。
 
 
	
		
			| 单位 | 2016上半年 | 2017上半年 | 增减幅度(%) |  
			| 案件数(户) | 案值(万元) | 罚没款(万元) | 案件数(户) | 案值(万元) | 罚没款(万元) | 案件数 | 案值 | 罚没款 |  
			| 合 计 | 225 | 988.47 | 182.18 | 266 | 409.79 | 116.11 | 18 | -59 | -36 |  
			| 安定区 | 48 | 246.42 | 56.68 | 20 | 45.15 | 15.26 | -58 | -82 | -73 |  
			| 陇  西 | 56 | 610.88 | 47.59 | 93 | 246.16 | 33.86 | 66 | -60 | -29 |  
			| 临  洮 | 37 | 44.16 | 28.07 | 35 | 45.10 | 23.21 | -5 | 2 | -17 |  
			| 通  渭 | 30 | 20 | 12.87 | 60 | 33.49 | 17.52 | 100 | 67 | 36 |  
			| 渭  源 | 7 | 6.48 | 9.68 | 3 | 5.58 | 1.5 | -57 | -14 | -85 |  
			| 漳  县 | 16 | 4.30 | 6.37 | 25 | 23.36 | 11.54 | 56 | 443 | 81 |  
			| 岷  县 | 29 | 20.23 | 16.92 | 30 | 10.95 | 13.22 | 3 | -46 | -22 |  (二)执法办案监管领域不宽。从今年统计来看,全市系统查办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中,违法市场监管案件和无照经营案件205件,占全部案件数的77%,其次消费者权益案件和商标监管案均为24件,各占全部案件数的9%,其他如反不正当竞争、广告监管等案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。
 
 (三)失信联合惩戒效果逐步显现。全市通过企业信用公示系统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3591条,农民专业合作社2201条,进入经营异常状态的个体工商51411条。对人民法院提供的260多名“老赖”进行法定代表人、董事、监事等任职限制,实现了对失信被执行人限制登记和限制任职资格的惩戒措施。
 三、消费维权水平持续提升,消费信心不断增强
 (一)消费维权工作机制逐步健全。全市系统开展了特色化、多形式的消费教育宣传引导,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,突出重点领域消费维权,“诉转案”工作有序推进,加大对消费侵权行为的惩戒力度,消费维权工作水平不断提升。截至2017年6月30日,定西市工商局12315投诉举报中心受理办结消费者投诉、举报、建议共430件,比上年同期增长43.81%,其中投诉279件,举报89件、建议62件,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5.44%、41.27%、106.67%。办结率100%,回访率100%。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8.93万元。
 
 (二)商品类投诉仍占多数。商品类投诉举报218件(其中投诉170件,举报48件)占投诉举报总量的59.24 %。投诉热点表现为交通工具投诉“高烧”不退、家用电器投诉仍然集中、装修建材问题广受诟病、服装鞋帽问题层生、食品商标广告投诉势头不减、预付式消费问题亟须规范、网络购物投诉成新热点、通讯类商品投诉集中等。排在前七位的行业依次为交通工具43件,占商品类19.72%;家用电器20件,占比9.17%;装修建材20,占比9.17%;服装鞋帽17件,占比7.8%;食品商标广告16件,占比7.34%;通讯产品14件,占比6.42%;家居用品13件,占比5.96%。
 
 (1)交通工具投诉的主要问题:消费者购车时轻信促销人员的口头承诺,随意签订合同;消费者提车时没有仔细查看外观和内饰等;个别消费者在汽车“三包”期内,因未到指定的特约维修站进行保养和维修引发纠纷;4S店未能尽到三包义务,采取拖延等方式,将汽车故障拖延至三包期限后,导致消费者付费维修车辆。
 (2)家用电器的主要问题: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包括:电视机出现黑屏、花屏等现象;电冰箱制冷效果差、噪声大、压缩机故障;空调不制冷、压缩机、室内机噪声过大等故障;售后维修不开具维修凭证,导致消费者因证据不足无法按规定退换货;一些不法商家,通过网络等途径发布虚假信息,冒充品牌售后服务网点为消费者提供维修服务,商家拖延或推卸履行“三包”义务等。
 (3)装修建材投资的主要问题分析: 主要表现在:木地板样板和实物不对板,色差大,工艺参差不齐,铺设后木地板不平,将问题向木地板商家投诉,商家表示是施工出现问题,让消费者找回施工队,结果厂商和施工队互相扯皮;客厅地砖、铺贴墙面的瓷片的质量投诉最集中,表面或接缝不平整、瓷砖色差大、有裂纹、花色不均匀等问题最常见;洁具产品标价高得惊人,并往往被“低价甩卖”,一旦出现问题,消费者到卖家反映时,在购买时所承诺的售后服务难以实现,或者一些不法品牌拖延解决问题的时间。安装的橱柜和在店内看到的橱柜样板不一致,材料明显粗糙,把手、五金件等细节的处理不够细致。装修材料使用后对室内环境污染严重,身体明显不适,材料的甲醛含量超标。相同的材质、不同的品牌,产品报价却相差很大,面对复杂的计算清单,消费者常感到一头雾水
 (三)服务类投诉举报150件(投诉109件,举报41件),占投诉举报总量的 40.76 %,排在前五位的依次为餐饮住宿、交通运输(主要为快递物流)、文化娱乐体育、物业服务、邮政服务。
 
 (四)售后服务、合同纠纷、质量问题投诉比较集中。按照基本问题分类,热点问题类型依次为,售后服务类投诉投诉举报96件,占投诉举报总量26.09%;合同纠纷类80件,占比21.74%;质量问题类75件,占比20.38%;无照经营类25件,占比6.79%;广告类24件,占比6.52%。
 
 
 (责任编辑:工商局办公室)
    |  
          |  |  |